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出来的)

会计学习资料42023-04-18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出来的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进项税额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做

进项加计抵减会计分录做法如下:计提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1万元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1万元。

按规定加计抵减的增值税,在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贷:银行存款(实际缴纳金额),未实际抵减时,无需账务处理。

进项加计抵减会计分录: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贷:其他收益—其他。

符合抵减条件的企业,在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实际发生加计抵减时做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贷:其他收益—其他。

加计扣除会计分录怎么做

1、加计扣除会计分录的做法,具体如下: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贷 其他收益-其他会计分录的分录方法: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账务处理时,相关费用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4、加计扣除10%进项税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贷:其他收益——其他。

5、农产品加计扣除1%计算是在生产环节,会计分录: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原材料成本*1%,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原材料。

加计扣除10%进项税会计分录

加计抵扣10%的会计分录进项税加计扣除10%,是在当期有要缴纳的增值税时,才进行会计处理。

加计扣除10%进项税账务处理具体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贷:其他收益—其他。

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贷:其他收益—其他。

通过上述对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和加计计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出来的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