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产品经销差价会计分录怎么写(商品进销差价会计科目)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4-03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产品经销差价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商品进销差价会计科目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实现销售

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月末商品的进销差价如何结转?会计分录?

商品的进销差价——现在早不用了,原来只在零售企业用。

借:商品进销差价

转已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是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可以转入制造费用,然后分摊到生产成本中。

借:制造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拓展资料:

进销差价是商品购进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进价大于售价时,其差额为毛损,进价小于售价时,其差额为毛利。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商业企业,“库存商品”帐户按售价记帐,对商品进销差价单独设置“进销差价”帐户进行反映。

“进销差价”帐户是“库存商品”帐户的调整帐户,购进商品时,进价低于售价的差额,贷 (增) 记“进销差价”帐户,进价高于售价的差额,借 (减) 记“进销差价”帐户,期末分摊转帐前“进销差价”帐户余额,为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额,应按存、销比例进行分摊,分别计算出已销商品应摊的进销差价额和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额。

已销商品应摊的进销差价,应由“进销差价”帐户转入“营业成本”帐户,以便将平时按售价结转的成本调整为按进价反映的实际成本; 结转后“进销差价”帐户的余额,即为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将库存商品售价减去或加上这部分差价,即为库存商品进价成本。

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或进价金额核算的商业企业,不单独设置“进销差价”帐户,销售收入在“营业收入”帐户上反映,销售商品进价额在“营业成本”帐户上反映,两者的差额即为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额。

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商品售价60元,进价40元,则20元就是他们的进销差价。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月销售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于已按售价结转其成本的,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分录怎么做?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是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存货金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就是企业的存货的购进成本。本科目明细账通常用三栏式账页。

会计分录如下:

【例题】某商场2006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10000元,本月公司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000元,售价总额为9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000元,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0000+15000)/(110000+9000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20000×12.5%=15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实际成本=120000-15000=105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000+75000-105000=70000(元)

相应的分录核算如下:

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90 000

贷:材料采购75 000

商品进销差价15 000

在实现销售时:(相关增值税等税费的核算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1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000

在结转成本时按售价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000

贷:库存商品120 000

在期末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1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 000

手机销售商商品调差会计分录

采购时: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借:库存商品150借: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贷:银行存款117贷:商品进销差价502.销售时借:银行存款175.5贷:主营业务收入15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借:主营业务成本150贷:库存商品150注:由于收入和成本都是售价反映,没有利润,所以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毛利)调主营业务成本,调为进价成本。借:商品进销差价50贷:主营业务成本50

产品经销差价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商品进销差价会计科目、产品经销差价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