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

会计学习资料1942022-11-28

本文是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会计实操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只为帮助您搞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的财税实务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会计们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遇到进项税的各种问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热门内容,一起来看下。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

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依据,在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依据。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是,公允价值对各类资产的含义是不同的,有的包含增值税,有的不包含增值税。因此,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需要补价时,不能简单地以公允价值是否相等作为判断依据,确定补价金额的基础应该是考虑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交易性金融资产、预付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25%,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25%的,不属于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

以上内容便是会计职称考试资料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进项税怎么算」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