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

会计学习资料4782023-01-06

本篇是关于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会计职称考试资料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您解决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适用10%加计抵减政策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规定,适用15%加计抵减政策的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举例说明,纳税人A邮政服务销售额占比为5%,电信服务销售额占比10%,现代服务销售额占比20%,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30%,货物销售额占比35%。纳税人B现代服务业销售额占比10%,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55%,金融服务销售额35%。由于纳税人A和纳税人B的四项服务销售额占比均超过50%,因此纳税人A和纳税人B都可以适用10%加计抵减政策。自2019年10月1日起,由于纳税人B的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超过50%,可以适用更为优惠的15%加计抵减政策;而纳税人A的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未超过50%,只能继续适用10%加计抵减政策。

以上便是会计学习资料关于《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15%加计抵减政策与10%加计抵减政策在适用主体有什么区别?」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