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

会计学习资料4882022-12-07

本文是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会计职称考试资料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财税知识,可能能帮您解决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

从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额,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想要少缴税,那么着手点就是降低工资收入,提高支出

1.降低工资收入的主要方法有

a.提升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例如,为员工提供员工餐、员工宿舍、班车等等福利,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形式,提高员工公共福利支出。

b. 年终奖合理避税方法:纳税人取得的季度、年度性奖金,可分摊到几个月发放,作为月工资所得计算纳税;

c. 发票报销:(包括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

d. 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避税;

e. 选择可分散资产的理财产品避税。

2.五险一金这个也可以适当进行操作,将员工的工资降低后,并不等于五险一金就会缴纳的少,在等到员工的许可下,我们可以将部分工资以购买五险一金的方式发放给员工,增加社保购买档次,增加档次后单位支付的部分其实应该是发给员工工资的部分。

3.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额是指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这一块我们可以也是具有筹划空间的。家里是夫妻的,二者都在上班,可以将这些费用不按50%摊销到个人头上,可以100%的摊销到收入高的那个人的头上,这里就可以降低税率。

工资个税的计算

第一步:先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额

第二步:对照工资税率表找出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代入下方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这里小编只是简单笼统的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具体详细的筹划点可以在线咨询我们会计实操老师,也可以进入学堂免费试听。

以上内容便是会计考试资料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方法」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入固定资产的标准是5000吗

· 5000以下的固定资产需要录卡片么

· 公司长时间不交地税会怎么样

· 营改增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有哪些内容

· 交通费补贴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 纯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资料怎么整理

· 跨年度发票税号错能重新开具吗

· 长期借款期末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吗

· 增值税申报表中金额一栏是否含税

· 如何调整银行存款期初余额

· 发票收款人与复核人可以是一个人吗

· 月末假退库如何操作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