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

会计学习资料1382022-12-24

本文是关于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会计学习资料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说不定能够您解决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的困扰。

联合单位是指按一定实物量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用于统一计量多品种企业的业务量。那么联合单位法该如何理解?计算步骤是什么?

联合单位法如何理解?

联合单位法,是指企业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的产品组合可以视同为一个联合单位,然后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以进行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分析。

  联合单位法计算步骤

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

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联合盈亏平衡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某产品盈亏平衡量=联合盈亏平衡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什么?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以上是税务知识关于《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联合单位法是什么?计算步骤有哪些?」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一直不营业的企业如何申报企业所得税季度?

· 建筑企业异地预缴税款可以退吗

· 废旧物资发票是怎样开具的

· 民办幼儿园会计分录怎么写

· ​无偿划拨国有资产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 如何从销售收款流程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 缴纳车辆保险及车船税会计分录

· 增值税代开专票预缴税退回可以申请呢

· ​发票打印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 ​金税盘如何进项发票认证

· 定率征收的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含免交的增值税吗

· 商业信用的作用

· 二手车交易账务处理

· ​四流一致是哪四流?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